各位好朋友:

 王將就王將罷!時間地點照舊不改,明潔等人您們要去訂位.

 您們給我電子郵件,就幹部如何辛苦,這點我可以理解.但是您們仍然抓不住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.

 您們認為任何一個政策,只要我做了,其他人士便得依.這種心態做出來的決定,其實很多都是失敗的.在這兩年來您們班上的許多決定,之所以不能行,便是過於〔官僚〕主義,也就是說幹部以他們自己的想法去規劃,結果引來的便是〔吃力不討好〕.您們只注意到決策上的正式層面.

 但是您們沒有注意到決策中的非正式層面.其實作為幹部最重要的不是規劃活動,而是想想活動為了甚麼目的?不論班遊,導生聚等的目的是甚麼?當然其中之一便是增進班上的感情,增加大家的凝聚力.然而您們卻是為辦活動而辦活動,卻本末倒置的只是在活動本身,而不是在參加活動的〔人〕.

 辦活動的目的便是要增加團體的凝聚力,增加團體的向心力.有些團體是以比賽作為方式,但其他團體也有不同的方式.既然是以〔人〕為本,那麼不請活動的形式,不論活動的內容,最主要是參加的〔人〕.

 因此作為班級幹部也好,作為政府官員也罷,平時最重要的是要人或人民的交往,瞭解班上(人民)的想法,與他們溝通,掌握住民心的向背後,所規劃出來的政策才是人或人民樂意遵從的.這也是我為何反對那種只會〔打官樣文章,蓋大印〕,而不去真正瞭解民心向背的學生社團.

 在明潔等人接幹部時,曾有一次在本校西餐廳,我與幹部們座談吃飯.那時我便要求各幹部盡量要與班上同學建立更為鞏固的友情.如果當時您們聽我的話,盡量去鞏固甚至加強這種關係,也不會弄到今天班遊的結局.這就是我一而再,再而三的給您們提點,而您們一直沒有做到的.

 一個政策若要真的為人所樂於從命,溝通與聆聽是很重要的.這些溝通與聆聽不是發問卷,也不是開會,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〔硬功夫.如果大家的關係都很好,縱使是校內旅行也很快樂,然而若關係不好,自然就是分崩離析.

 您們已經大三了,很快您們就會當台灣公私部門的幹部,瞭解〔人〕在整個政策過程中的定位,瞭解任何組織行為的真正目的,您們才可以在日後的職場上無往而不利.

 如果您們真正學會這點,也就知道我生氣的原因.因為許多政府官員所作出的政策,其實只是在官僚體系中的紙上作業,而人民根本是〔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〕的,這樣的政策根本便沒有真正的用處,徒增困擾而已.

 希望您們記得這一點.



是今天在下學校某老師所寫轉給全班同學E-mail的文章

但是,要如何施政?  在這公共參與度低落的社會中

甚至是,許多人參與都不參與,嘴巴上卻說得很厲害

[學生會都沒在做事][我們是被遺忘的一群]

但背後的辛苦? 


我相信自然法,但我更相信依法行政

最重要的是在哪個位置,說什麼話,做什麼事。都應該要符合自己的身分。

這是"禮" 也就是君臣父子的由來。


依法行政,政府的權力不能無限的擴張


自高中以降,我帶領過許多的社團到現在的自治會

曾經的理想,如何將活動做好,如何提升團體間的互助與信賴

曾經,都是我達到過的。


做認為對的事情(經過理性的考慮分析風險與理論的應用),因為多數時候民主會造成集體平庸。

這是在台灣社會會發生的問題,相同的,在全世界也會發生。

否則又為何有菁英政治的出現?

如果大家的意見就是意見,那麼暨大就不用邁向中大連,占領全台灣啦。

套一句之前學生議員所說:不必要。


為什麼要打官樣文章?蓋大印? 其實我們可以回歸原始社會

不需要制度,不需要體制,每一個人自力更生

靠大自然生活,這不就是自然法嗎?

這是您老所崇尚的自然法,上帝之法,天主之杖

自己是學政治的,卻不懂的民意如流水的詞句

我們知道民意,知道大家想要聯誼活動

但我們也知道要把該做的做好。


不然這樣,如此偏頗又不負責任的語句,我們順著民意走好了

把今年度17萬經費全部拿去做聯誼活動,每個星期開一次大型聯誼茶會

上學期開與全校17系的茶會,期中考不休息。剛好全部開完就放寒假。

下學期我們從中區、北區、南區、東區。兩個月開一次全區公行政治科系大型聯誼茶會。

這樣可以認識異性的機會更多了吧?

系隊也不用補助報名費了,烤肉?系服?何必費心?


我了解,施政有著一定的難度。

但就您老的文筆應該可以依循"禮"而更加卓越

而非囂囂之狀,行拙拙之實

流於口舌之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dy76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